广州公司
电话:020-89883818
传真:020-89236783
产品咨询热线:
13510816401林小姐
广东制鞋业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一直是中国最大鞋类产品制造基地和贸易中心,形成了以东莞、深圳、广州、佛山、惠东、鹤山、中山、潮州、揭阳、茂名、湛江等一批基础稳固、以专业化生产为特色的区域产业基地,也形成了多个国内、国际鞋类贸易商贸中心市场和鞋材、皮料供应专业市场。从诸多方面可以断定,广东鞋业的上下游产业链已非常完善,而且皮革、机械、塑胶等配套齐全,下游市场体系成熟。
广东鞋业商贸方式与存在问题
2013 年1-4 月,中国鞋出口额达 149.37亿美元,与去年同比上升
20.45%。其中,广东出口鞋金额达44.12
亿美元,与去年同比上升3.66%。
2012年中国出口鞋100.72亿双,达468.12亿美元。其中出自广东的就有37.6亿双,达156.67亿美元,占中国鞋类出口量的37.33%,出口值的33.47%,毫无争议成为中国鞋类出口第一大省。但在漂亮的数据面前,并非没有隐忧。
首先,广东的制鞋业在商贸经营商主要有:批发经营、品牌联盟、贴牌加工、连锁经营、B2B交易等方式。但无论是何种方式,都不得不承认,那个快速但粗放型的劳动密集型制鞋业已经过去。随着广东的土地资源紧缺、人工成本的提高,原材料、能源、运输、财务成本增加等一些列问题的逼近,大企业疲于应付,小企业挣扎,中小企业利润从8—10%下降至2—3%。
与同是制鞋基地的浙江温州、福建泉州等地相比,广东鞋企超过70%以上都是以加工贸易方式(所谓的OEM)组织生产、销售,缺少自主的国际营销网络渠道;缺少品牌和自主创新研发能力,一旦订单减少,即有可能面临生产危机甚至生存危机。长久以来过度依赖加工贸易方式发展,导致这些鞋企在内销市场上无自主品牌,或品牌知名度不够,对内销的市场规则不够熟悉,难打开销路。所以广东鞋业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但行业专业人才缺乏。
广东鞋业商贸现状与发展展望
尽管上述了广东鞋业存在的种种问题,但广东鞋业制造的优势仍在。
广东鞋业商贸市场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不仅带动了市场经济中各种现代经营方式和多样化的流通组织的发展,而且结合中国转轨时期的经济结构特点和发展要求,培养了一大批批发商业职业经理人和深谙市场经济运行的专业管理人才,这些人正积极实践和探索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特征的新型流通方式,同时,正在为树立民族产业品牌创造条件。
广东的鞋业商贸城配套齐全,特别是深圳、惠东、东莞、鹤山、佛山等鞋业基地与鞋材市场等,都是有集散功能的大型商品交易市场,以其拥有的产业集群效应。
广东鞋业尤其是作为商贸窗口的广州、东莞、深圳、惠东等各鞋业商圈已经日趋成熟。作为全球鞋业的重要部分,在产品生产、市场营销等方面占有较大的份额,也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而在广州站西鞋业商贸商圈里,环球国际商贸中心、西城鞋业广场、裕景国际鞋业广场、天富鞋业广场、天和商贸城、宏基大厦、欧陆鞋业广场鞋业城、新其路鞋业广场、万国鞋业商场、新大陆鞋业城、荔珊鞋业城、天伦鞋材城、金马鞋材城、新濠畔鞋材城等,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鞋业集散、交易和物流中心,上连制造厂家,下连门店渠道,产业特色鲜明,承担着市场信息反馈、价格发现、商品展示、采购配送、技术研发、国内外贸易等诸多功能,已成为独具特色的新型流通组织与商贸形式。
广东毗邻港澳、交通便利、市场成熟,鞋业市场、材料、机械、设计研发、技术和国内外市场渠道配套完善,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是国内其他地方不可比拟的。虽然面临国内政策因素和劳动力成本上涨影响以及来自印度、巴西、越南、印尼等国家在中低档鞋类方面的竞争, 来自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在高档鞋方面的竞争,但综合竞争优势仍然是其它国家难以匹比的,今后相当长时间仍具很大的国际竞争力。
总而言之,广东鞋业未来的发展总体趋势较好,正在朝高层次、品牌化、规模化、产销一体化经营的方向努力。在未来相当长时间里广东仍将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制鞋业基地和国际鞋业采购中心地,仍将紧紧地吸引全球采购商的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