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RCY

广州公司

电话:020-89883818

传真:020-89236783

 

产品咨询热线:

13510816401林小姐

 


 请关注融大企业微信

 

 

新闻资讯
你所在的位置:首 页 > 新闻资讯 >
车用内饰件三大趋势:轻量化、舒适性和环保 ── CPRJ车用塑料技术论坛回顾(二)
发布时间: 2014-11-27 10:41:26
 在“CPRJ车用塑料技术论坛”上,其中一个主题是汽车内饰及VOC控制。根据多位专家的演讲及最新技术介绍,可以肯定在当前车用内饰件的关注热点中,有三个大趋势,分别是轻量化、舒适性和环保。

 

蜂窝板结构渐被采用 最新3D热烫印效果出众

 

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材料工程师马丽指出,内饰件轻量化的主要技术有薄壁注塑和发泡注塑,而蜂窝板结构(蜂窝纸板被两层玻纤-聚氨酯增强层夹在中间)也已经逐渐被广泛采用。除了轻量化,蜂窝板结构的优点还包括高结构强度、高机械性能,而且低挥发;此外,这种结构的生产过程快速,也容易和织物复合

 

随着消费者对汽车的要求越来越高,舒适性也越被重视,带动了多种色彩、超软触感和多种纹理等相关风潮,而双色搪塑、双色表皮拼接是现时比较流行的技术。其中,在进行双色表皮拼接发泡时,难点在于两片表皮的拼接位置是装饰灯光的反光面,位置要求高。马丽建议,解决方法是在模具和表皮上分别设计定位特征,使产品外观不会出现轮廓缺陷。

 

环保方面,马丽特别介绍了最近才发展出来的3D热烫印技术。这种最新技术的概念是利用专用的金属烫印版,通过加热、加压的方式将烫印箔转移到承印材料表面;其特点是电镀件的外观效果出众,而且加工过程环保;适用场合则包括饰圈、饰条等。

 

在法规方面,业内的最新法规是刚于今年六月一日起实施的GB/T30512-2014汽车禁用物质要求,其目的是限值环境危害物质的使用,提高车用材料的可回收性。针对国内生产及进口销售的车辆,有关法规规定均质材料中六类物质杂质的含量上限:汞、六价铬、铅、镉、多溴联苯和多溴联苯醚。

 

对于国内与国外在车用内饰件制造技术水平,马丽表示,现时两者之间仍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制造精密产品方面。她认为,虽然国内汽车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已经比以前更多,但仍然需要再加大力度。此外,因为供应链内每个环节都互相影响,所以国内整个汽车行业必需一起进步努力,才能缩短与国外的技术差距。

 

玻纤成内饰材料趋势 热流道设计推陈出新

 

由于玻纤有耐高温和高强度特性,可以提高材料的耐热温度和刚性,其在内饰所占的比例和重要性正在增加。添加玻纤对注塑的影响,是材料的流动性变差,注塑温度和压力需要增加很多,而使用热流道可以进行改善。

 

浙江恒道科技有限公司设计部部长杨峨锋指出,热流道能保持材料一直在最佳的熔融状态,减少热量流失,从而保证塑料的流动性。由于热流道自身能够提供热量,所以不需要注塑机提供额外的温度。

 

在应用热流道时,该公司会因应不同材料,运用不同结构的喷嘴和嘴蕊材料;就温度敏感的材料,会运用短嘴蕊结构,而长玻纤材料,则会运用梭形结构。

 

杨峨锋解释,玻纤的加入会使热流道的用材和设计方案有所不用,即用材上需要用高耐磨和高耐腐材料,设计上则需要尽量扩大流道,并尽量采用直通式开放结构,减少流动压力损失和减低长玻纤的折断概率。不过,他强调,热流道没有最好的结构,只有更好的选择和运用。

 

德马格塑料机械(宁波)有限公司也提到,汽车行业产品的成型要求高,产品结构复杂,强调机械强度和尺寸的稳定性;对于生产设备来说,重复精度要高,而且要有能力更好的保护模具,以及具有节能的优点。在处理工程材料、高玻纤时,设备供货商在螺杆方面必需具有核心能力。

 

所以,该公司为针对汽车行业所提供的产品系列,包括全液压机Systec、油电混合动力El-Exis和全电机IntElect,都能够满足复杂结构和高质量表面成型,高而稳定的压力控制和低速射出性能,则可以精准控制尺寸、重量和厚壁。

 

从材料源头进行VOC控制 袋子法检测能力仍较高
 

上海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的工程师费军则提醒,车用内饰件塑料化的趋势有机会导致散发性(VOC)高的塑料的大量使用,而从材料源头进行管控才是改善车内空气质量的治本方法。

针对内饰的散发问题,该公司开发了超低散发内饰塑料品牌塑可净C-Clear),其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散发小于12μgC/g(第二代小于10μgC/g,属于行业上率先提出并产业化的超低散发PC/ABS塑料,可应用于多种内饰件,包括仪表罩、仪表板骨架、排档面板、空调出风口面框、内后视镜外壳和内门拉手等,并已经取得通用、福特全球认证,将会在其新车型上应用。

 

VOC测试方面,根据冠标(上海)检测技术有限公司VOC测试资深工程师郭小芳和长春富雅-江森自控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高分子材料工程师李志峰的介绍,现时的方法主要有袋子法(零部件总成)和VDA278/VDA275(材料)测试。其中郭小芳解释,两种测试方式的检测物质均含整车关注的八项物质,差异在于测试温度、时间、限值和检出能力。

 

袋子法的测试温度为65、时间为2小时;VDA275603小时;VDA2789030分钟。袋子法的检出能力约为VDA278/VDA27520倍,这种情况会导致相同材料用袋子法检测时会有较高的检出值。该公司已经开展了关于醛酮VDA275的测试研究,提高方法检出能力。

 

(文章来源:CPRJ 中国塑料橡胶)


广州融大化工有限公司 United Grand Chemical (Guangzhou) Co.,Ltd 备案/许可证编号:粤ICP备13011028号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东路1000号保利世贸西塔1505 邮编:510308 
电话:020-89883818 传真:020-89236783 
Website Design:酷网科技kuweb.net